胥会云
华东政法学院前教师开辟新市场:追债网络与免费电话
“不成功不收费?”当得知有人愿意以如此承诺来帮她讨债时,23岁的阮成苗瞪大了眼睛。
阮成苗在浙江义乌办了家名为“绚丽珠宝”的小公司,雇了一二十个工人制作流行饰品。不久前,因为一美国客户寄出的包装材料在海关耽搁了十几天,导致交货时间推迟。该客户竟以此为由拒付8万美元货款中的5万美元。阮成苗一下子懵了。
“我准备自认倒霉了,因为已经没有钱去讨债。并且很多人的经验告诉我,即使去讨也不一定成功。”阮成苗说。
没想到事情突然柳暗花明。阮成苗意外地在网上发现一个在美国纽约专门帮助中国企业追债的网站和免费电话,提供帮助的公司明确承诺“不成功不收费”。阮成苗立即拿起了电话。
帮中国企业讨债美国
接起阮成苗电话的人是刘海善,他此前是华东政法学院的教师,现在纽约从事中美贸易业务。
做生意的过程中刘海善发现,不少中国公司在美国被欠下债务,有的数额还很大。更重要的是,很多公司都感觉索债无门,或者追讨成本高昂。
据了解,因为中美两国目前还没有在债务追讨方面签订相互认可的相关协议,有关中国法院的判决和中国仲裁机构的裁定,仍需委托美国律师在美申请生效或强制执行,而美国律师的费用高达每小时350~400美元,很多中小企业难以承受。
刘海善是在协助处理一起美国大型企业破产案时,体会到国内“债主企业”的苦楚的。今年4月,美国一个月内相继披露了3起标的均超过1亿美元的重大破产案件,且每起案件的债权人都有中国企业,这触发了刘海善代理越洋追债的想法。
经过一番筹划,刘海善成立了美中 资产管理公司,并于今年6月30日在美国网络电视开辟“中美追债”频道。此后又开通了追债网站和免费电话。
为了打消中国企业的后顾之忧,刘海善开始筹划他的“不成功不收费”模式。他对美国律师事务所的“征集令”包括三方面条件:在美国从事专业追债工作10年以上;对中国态度友好,富有正义感;事先不收取任何费用。
最后留下来的有六家律师事务所。对于承接的案子,刘海善会根据不同的标的安排不同的事务所,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电话一开通,刘海善的生活就没了白天黑夜。因为13个小时的时差,求助电话经常在半夜12点之后频频响起。迄今为止,刘海善接到的追债业务标的总额已经超过了600万美元。接手的第一批案子已经进入司法程序,对方企业也已经应诉,“明年1月肯定要进入审理阶段。”刘海善说。
究竟被美国企业欠了多少钱
刘海善说不清自己为了追债已经预先投入了多少钱,不过开展追债业务,也不纯粹是出于正义,“这是一块肥肉,有很大的利润。”刘海善坦承。
在确定接受追债业务后,刘海善会和企业签订一个合同,约定追债成功后企业需要支付给刘海善和美国律师团的提成。这个比例通常会是债务总额的30%左右。
让刘海善判断这是“一块肥肉”的依据,是今年4月份 商务部研究院所做的一个小型抽样调查。该调查结果称,目前中国出口企业的平均坏账率为3%~5%。
根据中美两国商务部各自的统计,2005年中国对美出口额分别为1629亿美元和2434亿美元。刘海善据此认为,保守估计,中国企业在美国的坏账也应有100亿美元之多。
刘海善认为,美国律师事务所愿意先垫付费用帮助中国企业追债,也是因看到了这个巨大的市场。当然,他们也有另外的考虑,“美国法律以判例法为主,中国企业追债作为一个新事物,容易成就新的判例,很多律师也希望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判例。”
不过,中国企业在美国的坏账数字,尚无权威统计结果。中国驻旧金山、纽约总领事馆前经济商务参赞何伟文就对刘海善的推断持保留意见。他说,商务部研究院的调查不是针对所有企业,也不是针对中国企业对美贸易,“对美出口的坏账规模到底有多大,还需要调查,只有调查之后才能知道这到底是个别情况还是普遍情况,到底严重到了什么程度。”
此前,商务部研究院院长柴海涛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曾透露,商务部下属一家机构对中国1000家外贸企业的调查显示:68%的企业有过因贸易对方信用缺失而利益受损的遭遇,其中损害最严重的就是信用风险所造成的拖欠货款和合同违约,中国企业“应收账款延迟收付”的比例超过50%;这些坏账在电子、服装、轻工等竞争比较激烈的行业发生的可能性相对更高。
出口风险控制薄弱
刘海善发现,几乎所有要求追债的中国企业都有一个致命弱点,就是资料不全、合同不完善,有些甚至没有正式合同,“可能对方一个传真、邮件甚至电话就发货了。”刘海善说。
拿文章开头提到的阮成苗来说,她有合同,但是合同上只对货物规格、数量、价格、支付方式做出了约定,对于交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则没有任何预防和保障条款。
“我初步了解了一下,问中国出口企业是否知道合同上应该有保障条款,10个企业10个说不知道。”刘海善说,遭遇欠债的中国企业主要是中小民企尤其是小型民企。
阮成苗承认自己的合同不规范,但是,“像我这样的企业, 义乌不知道有多少。”她说,“我们担心如果要求条件比较多,对方可能就不找我做这单生意了,他们的选择很多。”
何伟文在美时也经常碰到中国企业来寻求追债帮助。他发现这些企业往往并不了解美国公司的资信。“特别是新进入出口业务的地方企业,往往是别人介绍就信了。很多企业还会觉得因为是朋友介绍的,不好意思要求对方提供银行资信证明。”
柴海涛也曾表示,中国企业之所以海外坏账如此巨大,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绝大多数企业没有建立起内部信用风险控制体系,信用风险管理水平还较低。
对此,何伟文认为,中国出口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应从国内拓展到国外。但这种拓展的成本是一个问题。
刘海善表示,他正在筹划明年3月在上海举办一个以“中美追债防债”为主题的论坛,讨论“有债的企业如何追债,无债的企业如何防债”。届时,还将成立一个由中国出口美国企业、美国专业追债律师团、中国律师事务所共同组成的“中国出口美国企业法律保障同盟”,为会员企业提供从出口合同到司法追债在内的一系列服务。